热点数据下周公布 宏观经济面临双重挑战

据上海证券报:4月份主要经济数据将于下周公布,其中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目前市场普遍预期4月份CPI仍会维持在5%左右的高位,通胀压力仍然较大。同时,种种迹象显示,经济增速有下滑的苗头。不少人士担心,未来宏观经济可能面临通胀居高不下而经济增速趋缓的双重压力。

对此,专家表示,经济增速下滑的风险需警惕,一旦经济增速突然下滑,其危害性可能比通胀的影响更大。在管理通胀预期的同时,也要防止经济增速出现快速下滑。

通胀预期仍强烈

尽管近期蔬菜价格已经明显回落,但市场普遍预期,4月份CPI并不会明显回落。

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3月份以来,价格上涨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蔬菜价格已经明显回落,服务业价格、房价等非食品价格涨幅则比较大。此外,还有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预计4月份CPI仍会维持在5%左右的高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表示,目前CPI最主要还是受翘尾因素影响。今年第一季度CPI同比涨幅是5%,翘尾因素占到3.3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只有1.7个百分点。

但张立群也指出,与去年同期相比,新涨价因素是减少了,去年一季度新涨价因素有2.1个百分点。预计4月份新涨价因素会进一步减少。因此,“下半年翘尾因素会减少,而新涨价因素中,食品、住房等价格上涨都会被控制住,预计未来通胀压力会趋缓。”

实际上,从商品供求关系来看,现在价格上涨的压力并不是非常大。专家表示,通胀最主要的还是通胀预期。

张立群对记者说,“目前通胀预期是由多种因素推动的,包括货币超发、输入型通胀压力、成本推动等,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现在仍有大量资金在房地产市场活动,所以未来通胀预期并没有消失,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目前政策目标之一就是要把通胀预期管理好。张立群指出,从货币政策来看,在解决资金流动性过剩、控制货币供给量增速、控制贷款增量上还需要继续做好工作。另外,房地产调控绝不能放松,特别是制度性建设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比如扩大房产税试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