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密集调研中国经济 下半年政策微调渐趋明朗

2011年经济棋至中盘,对上半年经济的总结和对下半年形势的研判,悉数出炉。

多家机构研究一致认为,二季度或将成为今年中国经济增速最弱的季度,而通胀在6月登上顶峰后将下滑。

业内人士激烈争辩之时,中央领导也在忙于调研经济的基本面,并密集发表针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谈话。

市场普遍认同,“下半年通胀预计将稳步回落”的言论将是宏观调控变奏的序曲。不出意外的话,将于7月中旬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定调下半年经济政策,届时答案或将揭晓。

经济半年考

上半年,伴随着节节高涨的通胀数据,经济减速声音随之四起,这种声音在下半年很可能盖过对通胀的忧虑。

由于官方PMI已经连续3个月回落,结合各方面已经公布的四五月份数据,市场普遍预测二季度GDP同比增幅将弱于一季度的9.7%。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4月份工业增加值下降超预期,PMI指数也连续走低,这些都显示二季度国内经济增长可能进一步减速。因此,将二季度国内GDP增速预测由原来的10%调低到9.5%。

兴业银行研究总监鲁政委也认同二季度9.5%的增长率。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增长方面,除城镇固定投资在保障房、农村水利建设和前两年已开工项目的支撑下可能一枝独秀外,消费和出口预计都会继续回落。

导致经济减速的原因并非一个。根据日本野村证券报告,经济增长放缓是银行惜贷、贷款成本提高(特别是银行系统外的融资成本)、电力短缺、日产关键制造元件短缺和外部不确定性等因素造成的。

7月初,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也特别指出,当前国内大型企业发展势头减缓,中型企业差强人意,而小型企业则较为困难,最近两个月小型企业PMI指数以及主要分项指数均回落到50%以下。

在货币政策从紧的背景下,三季度经济减速态势或将加剧。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宋立认为,三季度的GDP增速存在低于9%的可能。

经济减速的同时,通胀似乎已成了强弩之末。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表示,虽然6月份CPI可能再度创出新高,但将是年内高点,到12月份,CPI会降低到4%以下,明年二季度会到3%以下。

国泰君安报告也显示,全年CPI大概在4.7%左右。虽然6月份估计会达6.3%的顶峰,短期见顶,但之后会缓慢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