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脱手股票并离场”的季节今年更难忽视,眼下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均创下历史新高。不过还要为中国的股票所有者想一想,对他们来说,今年的股票价格一直低迷。
今年截至上周五,上证综合指数下跌了2.8%,H股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ang Seng China Enterprises Index)下跌5.2%,香港主要股指恒生指数至少微弱上涨了0.2%。
Reuters
这的确意味著有一些估值看上去很便宜。上证综指的往绩市盈率仅为12倍,以相对历史性的基础来看,这个倍数较低。
这种情况应当能防护下行风险,但决非已经触底。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指出,上海股市在2012年底之前就已走低,但目前仍高于恒生指数10倍的市盈率。
而那些有意在今年夏天坚持持有中国股票的投资者需要考虑两个重大的潜在威胁,或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新闻事件。
这二者最终都要归结到新一届中国政府的政策举措。
首先,不久前的报告显示,刚刚确立新负责人的中国证券监管机构准备放开此前自己深度冻结的首次公开募股(IPO)渠道。
然后是我们现在仍然不知道的事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的这届政府应对艰难前行的经济之际,其政策议程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处在黑箱之中。
对于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来说,可能仅是提到中国IPO便会引发高声抱怨,因为为数不少的中国公司近来都昙花一现、由盛转衰。
但是也许中国证监会并不知道这一点。去年11月,中国证监会称,有超过800家公司排队上市,上海股市应声跌破2000点大关。
人们希望,此后上市审批过程的中止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根据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大约五分之一资质较差的上市申请公司已经被淘汰。
有关部门重启IPO的决心引发了担忧。资金紧张的企业是否把股市当成了获得资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也许影子银行以及其他形式的新增信贷激增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好消息是,它可以提供大量资金。这可能减小痛苦的融资冲击更广泛市场的几率。
在第一季度新股发行速度放缓之后,外界认为香港也正在开动IPO机器。今年延续了去年的新股融资规模下降的趋势,去年,香港的新股融资规模下降了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