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房地产业的小公司来说,像小鱼那样游在房地产食物链的底端是十分危险的。你的规模越小,就越有可能成为被别人的晚餐。
目前要想避开大鱼的追逐已经变得更加困难了,尤其是在中国政府继续实施持续了三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之际。
Bloomberg News
上海的一栋住宅楼,照片摄于2013年6月30日。中型地产开发商阳光城集团(Yango Group)总裁陈凯说,小开发商的处境越来越难,大鱼的追赶速度正在加快,预计八到10年内,中国前10大开发商的市场份额将达到20%。
截至今年3月份,10大开发商的销售额占到中国房地产销售总额的16%左右。
陈凯在本周一个房地产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分享了阳光城这样的小开发商如何设法在这样一种被视为濒危种类的环境下求得生存的一些方法。
首先,寻找合作伙伴。人们知道过去小开发商会为了一个可能获得丰厚回报的机会承担巨大的风险。他说,但他们经常不愿分享这些利润。
陈凯说,小开发商应当转变观念,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拓展融资和土地渠道。他提到阳光城与理财公司诺亚财富(Noah Holdings)建立的创新性合作关系,还说,该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大量融资。
他说,大开发商更善于与政府建立关系,这对于拿地十分重要。
尽管政府推出房地产调控措施,但在深圳上市的阳光城过去几年实现了不错的销售增速。该公司上半年房地产销售额达到人民币87亿元(合14亿美元),超过了2012年全年人民币70亿元的销售额,并且高于2011年人民币32亿元的销售额。
万科(China Vanke)今年上半年销售额为人民币837亿元,去年全年销售额为1,412亿元。按收入计,万科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
陈凯说,小开发商还应缩短项目周期,在购地后六个月内就开始销售,平化管理结构,并雇用能够采纳建议的年轻人。
另一个方法是,避免在过多城市进行扩张,尤其考虑到小开发商没有那么多的管理者。他说,只在一些城市建立据点是更加精明的战略。
当然顺着政策方向行动也十分重要。程凯说,他的公司不去关注目前面临微妙政治问题的豪宅市场,而是倾向为大众建房。他说,阳光城从不建豪宅,这是一个太小众的市场。
上一篇:双汇董事长万隆:草根出身的企业家 下一篇:华龙举行2013年度半年度营销工作总结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