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作斌:重新认识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

  

素质是人的本质的综合体现, 是决定人自身质量优劣的本质所在。

任何素质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主体人对相应知识的内化。

一切未能开发受教育者潜质或未能促成受教育者知识内化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素质概念是素质教育理论建构的基础, 也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展素质教育, 推进教育公平,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和价值取向, 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二十年来,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 其关键性制约因素就在于缺乏从教育理论方面对素质和素质教育进行深入研究, 如什么是素质, 还是众说纷纭, 尚未达成共识。因此, 在新形势下发展素质教育, 迫切需要在理论上精准地界定素质概念。

 

素质的内涵与外延

对于素质的内涵, 研究者已经进行了长期的探讨。总体而言, 素质是人的基本品质, 决定人的外在表现;素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化共同作用的产物。笔者认为, 关于素质的界定, 还需要注意几个方面:其一, 素质是人所特有的;其二, 素质与主体人不可分离;其三, 先天遗传形成人的潜质, 潜质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其四, 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其五, 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因此, 素质是人通过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而形成的, 决定其外在表现的内在品质。根据人的素质的自然和社会属性, 人的素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观念素质

观念素质是指主体人已经内化了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方面的品质。有关观念的知识不等于主体人的观念素质, 主体人在先天潜质开发的基础上, 对有关观念方面的知识内化后才形成主体人的观念素质。有关观念的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观念素质的一般途径为“认知—认同—践行”, 其中, “践行”是观念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观念素质的标志, 践行程度标志着主体人观念素质的高低。这里的“践行”, 特指主体人以认同和接受了的观念, 支配自身的行为, 做到了知行统一, 也就是说主体只有践行某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所践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是其观念素质。只有“践行”, 即内化为主体自身品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才是主体人的观念素质;不能“践行”, 即没有内化为主体自身本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均不是主体人的观念素质。

 

2.品德素质

品德素质是指主体人已经具备了的道德品质, 主要体现在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品德知识不等于主体人的品德素质, 主体人对有关品德方面的知识认知、认同并践行, 即实现内化后, 才形成主体人的品德素质。品德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品德素质的一般途径为“认知—认同—践行”, 其中, “践行”是品德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品德素质的标志。这里的“践行”, 特指主体人真正做到了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达到了知行统一, 也就是说主体只有“践行”某种品德, 才具有该品德素质。如果主体人只是知道、理解、讲述某种道德规范或品德要求, 这只能说其“存储”了有关该品德的知识, 但尚未内化为其自身的品德素质。只有“践行”, 即“内化”为主体人自身品质的品德, 才是主体人的品德素质。

 

3.能力素质

能力素质是指主体人具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 具体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公关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同样需要注意的是, 有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的知识不等于主体人的能力素质。主体人对有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方面的知识加以记忆、理解、掌握并运用, 即实现内化后, 才形成主体人的能力素质。知识内化为主体人能力素质的一般途径为“记忆—理解—掌握 (会运用) , 其中, “掌握 (会运用) ”是能力素质是否具备的标志, 而且“会运用”的程度是能力素质高低的标志。这里的“会运用”, 特指主体人能够用记忆或理解了的知识客观认识事物或解决实际问题, 也即真正掌握了该能力。也就是说主体人只有会认识、会实践, 才具有相应的认识能力素质、实践能力素质。如果只是知道、了解、能复述出某种能力的概念或相关知识, 这只能说明其“存储”了有关该能力的知识, 但尚未内化为其自身的能力素质。主体人的能力素质必须会运用, 即会认知、会实践。只有掌握了或会运用的, 即“内化”为主体自身品质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才是主体人的能力素质。

 

4.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主体人的生理品质及其健康状况, 具体表现在身体形态和结构、身体机能、运动素质、运动能力以及人体适应能力等方面。有关营养、运动、保健等的知识不等于主体人的身体素质。主体人的身体素质是在对其先天身体潜质进行合理开发的基础上, 加之后天对有关自身身体及营养保健的知识认知并应用, 从而促进主体人身体的健康发展, 即实现内化后, 才转化为主体人的身体素质。有关身体及营养保健等的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身体素质的一般途径为“认知—应用—达到健康标准”, 其中, “达到健康标准”是身体素质形成的标志。

 

5.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主体人具备的自我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品质、人格气质等方面的品质。它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 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系统, 如自我认知 (自卑、自信、自豪) 、心态 (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 、意志品质 (刚强、果断、坚韧、毅力) 、人格气质 (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等。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不等于主体人的心理素质。主体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对其生理潜质开发的基础上, 加之后天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对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加以认知、体验并调适, 即实现了相关知识的内化, 才形成主体的心理素质。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内化为主体人的心理素质的一般途径为“认知—调适—达到健康状态”, 其中, “达到健康状态”是心理素质形成的标志。

 

上述五类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 在人的整个素质体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观念素质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品德素质起着定向和调控的作用, 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起着基础和支撑作用。五类素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主体人的综合素质或基本素质。

 

素质的基本特征

综合前文论述与分析, 素质是人通过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而形成的, 决定其外在表现的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基本品质。素质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自然性是指人的素质源于先天潜质, 其载体是人的身心结构, 具有自然性。后天通过潜质开发和知识内化形成的素质, 又表现为人相对稳定的身心结构及其功能, 也具有自然性。社会性是指人的素质因其在人类社会中形成与发展而带有的人类社会的属性, 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素质来源于知识的内化, 其内容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自然性是人的素质的载体, 社会性是人的素质的内容。素质统一于载体的自然性和内容的社会性之中。

 

2.内化和外化的统一

内化是指人的素质只有且必须通过内化而形成。人的素质是在潜质开发基础上通过对知识的内化而形成的, 它是知识内化的结果。只有通过内化, 才能形成素质;倘若没有内化, 则不可能形成素质。外化是指人的素质总是且必然通过外化来体现。人的素质总是通过其外化的情绪、态度、行为等来释放出其内在能量, 并作用于相应的活动对象, 产生一定的活动效果。也就是说, 素质通过外化来体现, 从而发挥其作用。

素质是内化和外化的统一, 即通过内化而形成的主体人的素质决定着其外化的各种表现, 主体人外在的各种表现同样又反映出其内在的素质状况, 二者具有一致性。此外, 内化和外化还是人的素质发展的常态, 正是在“内化—外化—再内化—再外化”不断反复的过程中, 人的素质得以提升和发展。

 

3.稳定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人的素质一经形成便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内, 具有相对稳定性。它既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变化而改变或消失, 也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出现而形成或发展。没有稳定性, 就没有素质的存在。那些偶然的、一时的、片段的认识、冲动、行为等, 均称不上素质, 只有那些惯常的、稳定的品质与行为特性才是素质。

素质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 人的素质可通过后天开发内化而改变和发展。随着个体人对潜质的不断开发和对知识的不断内化, 其素质水平必然会相应地提高。因此, 人的素质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是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步发展形成的, 从较低水平到较高水平, 由量变到质变, 不断扩展、深化、延伸, 这就是素质的发展性。

 

4.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由于个体先天潜质和后天开发内化的差异, 必然在不同个体中表现出素质的差异。正如“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 世界上也不可能有两个素质完全相同的人, 这就是素质个性的体现。

素质不仅表现为个性, 而且表现为共性, 即表现为各类群体中成员所具有的某些共同的基本素质。换句话说, 生活在某一群体中的人必然带有某种必须共同遵循的规范或价值, 体现为共性。小到一个单位、一个组织, 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人们的素质都有共性。民族素质就是一个民族群体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稳定的品质, 是民族智慧、意志、情感、性格、体质等因素的综合。共性还表现在素质的类似构成上, 如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提高民族素质。

 

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对素质概念的重新认识, 揭示了素质是人的本质的综合体现, 是决定人自身质量优劣的本质所在, 人的一切外在表现都是由人的素质所决定的。所以, 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的教育就应该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指向和目的。一切不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都是偏离了人的本质的教育, 都是“舍本逐末”的教育。一言以蔽之, 教育的本真含义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人类教育的价值取向。对素质概念的重新认识, 揭示了素质的本质及素质教育的本质, 为作为人类教育价值取向以及我国教育改革战略方向的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素质概念的重新认识, 明确了先天潜质是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揭示了知识是素质形成的源泉, 找到了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方式和根本规律, 进而找到了教育的科学规律和根本原则———开发内化。这些论断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教育学基本理论。其一, 每个人的先天潜质不同, 决定了每个人素质形成发展的基础差异, 这是“因材施教”的依据。表明教育首先就是要尊重这种“先天潜质”所带来的“个性”, 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人的个性潜质进行有效开发。其二, 知识是素质形成发展的源泉, 任何素质的形成发展都离不开主体人对相应知识的内化。表明教育并不排斥知识的传授, 关键要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创设有利环境和条件引导受教育者实现知识的内化, 将知识内化为素质。其三, 开发内化是人的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观念、品德、能力、身心等方面的知识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某个主体的素质, 唯一的方法是开发内化。开发内化是教育的真谛。

对素质概念的重新认识, 还为素质教育明确了评判标准, 即是否开发内化和是否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发展。开发内化是素质形成发展的唯一方式, 只有有效开发受教育者潜质并促成其知识内化的教育才是素质教育, 一切未能开发受教育者潜质或未能促成受教育者知识内化的教育都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观念、品德、能力、身体、心理五大素质的教育。缺少五大素质教育中的任何一个部分, 都是一种片面的教育、畸形的教育, 都是与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相悖的。这一规律的揭示为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确立了判断标准, 有利于素质教育真正“落地”。

 

  本文作者赵作斌,系广信科教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武昌理工学院校长、教授。本文刊发于中国高等教育 2018,(Z1),72-74

推荐新闻

上一篇:“聚焦最美广信”摄影图文大赛正在进行中   下一篇:武昌理工学院召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整改工作部署会

返回顶部